OSG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施泰力:以精密齿轮为支点撬动全球装备制造业

2025-04-03

在沈阳浑南新区智能化工厂里,直径3.2米的立式铣齿机床正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切削着航空级合金钢,加工精度控制在±0.003毫米的齿轮齿廓在激光轮廓仪下呈现出完美对称的渐开线——这是施泰力集团为国产大飞机C919配套的第三代航空齿轮箱核心部件。作为中国齿轮行业首家营收突破百亿的企业,施泰力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乡镇作坊到国际装备巨头的蝶变,其主导研发的"高精度硬齿面齿轮制造技术"更被列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录。


深耕装备制造领域的starrett深谙"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在恒温恒湿的精密加工车间,技术人员展示着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齿轮检测系统":通过128个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齿轮啮合数据,AI算法能在0.2秒内完成300项质量指标分析。"我们的齿轮寿命比国际标准高出40%,已成功应用于三峡升船机等超级工程。"质量总监张明指着一个正在检测的核电齿轮箱说。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让施泰力成为全球80多家跨国企业的战略供应商,德国西门子更将其列为"亚洲区唯一金牌供应商"。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施泰力构建起"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成功突破困扰行业多年的"齿面微振"难题,研发的主动阻尼技术使风电齿轮箱噪声降低至65分贝以下。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2%,累计获得zhuanli1200余项,其中发明zhuanli授权量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我们正在研发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有望将齿轮加工精度提升到纳米级。"研发中心主任王海涛透露的这项前沿技术,再次彰显了施泰力攀登科技高峰的雄心。


全球化布局让施泰力的齿轮转动世界。在德国汉堡港,占地8000平方米的欧洲研发中心正为欧洲客户定制化开发氢能源卡车驱动系统;在巴西圣保罗,本地化生产的矿用齿轮箱凭借超强耐磨性,成功打入淡水河谷供应链;最新投产的泰国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柔性生产线可快速切换50种产品型号。目前,施泰力产品已进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突破45%,"中国智造"正在通过一个个精密齿轮走向世界舞台。


站在工业4.0时代门槛,施泰力正以数字化重塑传统制造。投资15亿元的智能工厂里,AGV无人搬运车在立体仓库间穿梭,MES系统实时优化生产节拍,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对整个产线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总经理李华在参观新车间时强调。这种转型不仅带来生产效率提升30%,更催生了预测性维护、远程诊断等增值服务,推动企业从"零件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从手动摇钻到智能化产线,从单一齿轮加工到全产业链布局,施泰力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崛起轨迹。当C919翱翔蓝天,当"奋斗者"号潜入深海,那些闪耀在关键部位的施泰力齿轮,正在以无声的咬合诠释着"中国制造"的精妙与坚韧。这家扎根东北的老牌国企,正用创新驱动的密钥,开启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新篇章。


本文网址: